时间:2024/4/10 14:53:47 作者:陈小军 吴勇
长生存 铂敏感复发 BRCA野生型 PARPi单药治疗*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卵巢癌作为“沉默的杀手”,其治疗难点一方面是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常为晚期,给治疗带来挑战,另一方面是极易复发,一旦复发通常会不断复发,治疗也会越来越困难。近年来,PARP抑制剂临床证据逐步完善为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时至今日,铂敏感复发(PSR)卵巢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已形成高质量二次减瘤术+含铂化疗+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新模式,显著延长了患者无复发时间和生存期。
本期介绍的是一例幸运入组NORA研究的BRCA阴性PSR卵巢癌病例,应用尼拉帕利至今,获得了5年7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希望该患者的诊疗过程能为卵巢癌人群的诊疗提供思考与启示!
病例回顾 基本资料 患者女性,49岁,2016-07-21因“腹部坠胀近两周”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及个人史:无特殊。 月经史:正常,已婚已育。 家族史:无恶性肿瘤及慢性病家族史。 治疗经过 妇科查体:外阴已婚式;阴道畅,粘膜光滑,未见异常;宫颈轻度糜烂,无出血;子宫正常大小;左侧、右侧盆腔似扪及大小约6 cm*6 cm包块,质量稍硬,活动度欠佳。 全腹部+盆腔CT(2016-07-16,外院):两侧附件区域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附件占位 ?转移?盆腔结节影,考虑增大淋巴结、腹腔及盆腔积液。 肿瘤标志物(2016-07-17,外院):CA125:1940.1 U/ml;CEA、CA199、SCCA、NSE均正常。 腹水穿刺细胞学诊断(2016.07.18,外院):涂片见核异质细胞。 初步诊断:盆腔包块,卵巢恶性肿瘤可能 初始诊疗: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PDS)+化疗(PFI:12个月) 手术治疗:2016-07-27行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部分直肠乙状结肠切除/吻合术+盆腔肿块切除术+肝膈面肿瘤切除术+膈肌修补术+瘤体减灭术。 术中探查:淡黄色腹水约500 ml,胆、胰、脾、胃及大网膜未及明显异常,肝膈面扪及大小约5 cm*2 cm肿瘤组织簇集,盆腹腔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左侧卵巢增大约8 cm*7 cm大小,表面可见鱼肉样组织,与子宫后壁以及结肠、乙状结肠、后盆壁广泛粘连,左侧输卵管包裹于其中,右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子宫下段可见膀胱粘连,直肠乙状结肠表面可见大小约4 cm*5 cm鱼肉样肿瘤,盆腔腹膜可见散在鱼肉样肿瘤,最大直径2 cm。 术中冰冻病理显示:(部分直乙结肠)、(盆腔肿块)、(大网膜)、(膈肌肿瘤)见癌累及,病理类型为高级别浆液性癌。 手术评估:R0切除 术后诊断:卵巢高级别浆液性肿瘤IIIC期 术后化疗:术后TC方案化疗6个周期,末次化疗2016-12-28。 疗效评估:CR 第一次铂敏感复发诊疗:化疗+尼拉帕利维持治疗(PFI:67个月) 肿瘤标志物CA125(2017-12-20):45.02 U/ml。 肿瘤标志物CA125(2018-01-15,外院):159 U/ml。 PET-CT(2018-01-23):卵巢癌术后化疗后,膀胱直肠窝左侧软组织增厚(与直肠吻合口、阴道残端分界不清),FDG代谢增高,复发可能大,盆腔少量积液,腹膜后一枚可疑淋巴结,FDG代谢轻度增高,转移不除外。 化疗:患者拒绝手术,2018-02-01起TC方案化疗6次,末次化疗2018-05-30。 疗效评估:CR 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2018-06-21~至今):患者2018-06-21进入NORA研究,即行尼拉帕利维持治疗200 mg po qd。因III度骨髓抑制(血小板、血红蛋白低)而减量至100 mg,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截止最后随访日期,PFS已达67个月。 基因检测:BRCA1/2阴性。 治疗期A125变化趋势 治疗期间中性粒细胞变化趋势 治疗期间血红蛋白变化趋势 治疗期间血小板变化趋势 患者治疗态度积极,坚决要求继续用药,在充分告知风险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持续用药至今。
病例总结
患者49岁,2016年7月于当地医院确诊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IIIC期,行PDS(R0切除),术后TC方案(紫杉醇+卡铂)化疗6疗程达CR,无铂间期近12个月。2017年12月复查发现CA125升高,遂就诊本院,行PET-CT等综合检查后诊断为PSR卵巢癌,由于患者拒绝手术,2018-02起TC方案化疗6次,2018-05-30末次化疗达CR,未发生严重化疗副反应。患者于2018-6月参加NORA研究,基因检测为BRCA1/2阴性,给与尼拉帕利个体化起始剂量200 mg qd,3个月后因III度骨髓抑制(血小板、血色素低)剂量调整至100 mg qd,充分考虑患者情况及个人意愿后持续用药至今,PFS近5年7个月,无肿瘤复发征象,CA125稳定在正常水平内。
专家点评
卵巢癌作为“妇癌之王”,确诊晚、易复发,70%患者生存期不超过5年,常使医生和患者倍感惆怅。很多患者在初次复发时属于PSR,随着肿瘤复发次数的增加,治疗时间的延长,铂耐药复发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多数晚期卵巢癌患者不可避免地进展为铂耐药或抵抗。因此,对于PSR卵巢癌而言,优化治疗策略,尽可能延长无铂间期,对于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延长患者总生存至关重要。
目前,手术联合化疗仍是卵巢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除却患者本身主观拒绝,客观而言,对于PSR卵巢癌患者,手术做还是不做,应该结合多方面考虑,比如哪类患者可从二次减瘤术中受益、如何筛选出可获益患者、二次减瘤术是否可达R0切除等。
研究发现,PSR卵巢癌患者AGO评分阳性者进行手术,可提升PFS、总生存期(OS)等,同时死亡率尚可接受,因此建议可选择适宜患者实施手术。那么手术要达到怎样的状态才能使患者明确受益呢?国内外研究,如SOC-1、DEKTOP3等研究发现,如果手术切除不干净(未达到R0),患者OS可能比单纯化疗还要差。因此,建议术前行MDT综合评估,只有完全切除病灶的手术才能使患者明显获益。
化疗在PSR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患者情况,首选含铂化疗的双药或三药方案,如卡铂+紫杉醇±贝伐珠单抗等。由于本例患者拒绝手术,接受了6疗程TC方案化疗,并在第二疗程化疗后CA125已降至正常水平,不良反应可耐受。因此认为,患者经含铂化疗取得了完全缓解的效果。
对于PSR卵巢癌患者而言,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已经彻底改变了其治疗模式和生存结局。PSR卵巢癌患者维持治疗中PARP抑制剂的选择,尤其是预后更差的BRCA野生型患者,需要充分考虑药物疗效与安全性两个方面,两者并举才能获得最佳疗效和最长生存。
NORA研究是针对中国PSR卵巢癌患者开展的采用尼拉帕利个体化起始剂量的III期随机对照试验。随着最终OS结果在2024年3月17日第55届美国妇科肿瘤年会(SGO)上精彩亮相,尼拉帕利重要“标签”再次升级,从PFS到OS持续获益,中国证据再度点亮PSR卵巢癌患者维持治疗新征程。
在ITT人群中,虽然46.6%的安慰剂组患者在后续治疗中接受了至少一剂尼拉帕利,尼拉帕利组仍显示出了有利的OS趋势,尼拉帕利组中位OS为51.5个月,安慰剂组47.6个月,风险比(HR)为0.86。另外,gBRCAm亚组和非gBRCAm亚组中,尼拉帕利组中位OS分别为56.0个月和46.5个月。
可见,PSR卵巢癌患者无论是否有gBRCA突变,与安慰剂相比,使用个体化起始剂量的尼拉帕利维持治疗均显示出更有利的OS获益趋势,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40%,该结果重要的临床意义不言而喻。另外,长期随访后未发现尼拉帕利的新安全性信号。NORA研究的最终OS结果,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增加了PSR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信心,点燃了治愈希望。
本例患者复发后拒绝二次减瘤术,遂行化疗达CR后,入组NORA研究,基因检测为BRCA阴性。患者很幸运,在第一次铂敏感复发时成功入组NORA研究,截止最近随访日期2024-01-05,PFS已达67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显示出尼拉帕利在BRCA野生型PSR卵巢癌患者中的显著疗效。
阅读量:4120 | 点赞量:15
分享
收藏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