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姗姗 2024-08-26
长生存 新诊断病例关键信息一览:一例gBRCA1(+)卵巢癌患者于2020年9月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手术满意度达R0。术后经历6次含铂一线化疗,达CR后,口服奥拉帕利300mg bid维持治疗2年;患者使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期间,血常规正常,定期复查肿瘤指标Ca125正常低水平,定期全腹MR无肿瘤复发征像,截止2024年7月患者PFS 42月,目前严密随访中。说明奥拉帕利在初治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疗效良好。
病例回顾
基本情况
性别:女
年龄:44岁
入院时间:2020-09-14
主诉:体检发现盆腔包块3月余
查体
妇科检查
外阴:外阴、阴道(-)
宫体 宫颈肥大,多发纳囊,子宫后位,正常大小
盆腔:骶韧带明显触痛,子宫左前方扪及直径约6cm包块,压痛阳性,边界清楚,活动性可,右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异常;肛查:阴道直肠膈未扪及结节
系统回顾
月经史: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5岁,4/25天,量中,色暗红,有痛经(VAS评分:4分),白带正常,无异味,末次月经:2020-09-01
婚姻史:25岁结婚;G3P1,顺产1子
家族史:母亲患卵巢癌已故
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CA-125 39.84u/ml;CA-199 76.54u/ml
超声:妇科彩超提示:左附件区混合回声包块,大小7.8*8.2*7.7cm
全腹+盆腔核磁:1、子宫左前方占位,大小约为8.5x7.7x7.8cm,多考虑卵巢囊腺癌,卵巢交界性囊腺瘤待排。2、子宫肌壁间平滑肌瘤。3、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双侧肾脏及双侧肾上腺区MRI平扫未见明确异常。4、腹膜后腹主动脉旁及髂总血管分叉处多发淋巴结显示,较大者大小约0.5×0.6㎝。5、盆腔少量积液。
术前诊断:卵巢恶性肿瘤
诊疗经过
手术治疗
2020-09-21行开腹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开腹盆腔粘连分解+左侧附件切除+全子宫切除+右侧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左侧输尿管表面病灶切除+左侧骶韧带病灶切除术);手术满意度达R0。
术中所见
子宫正常大小,外观未见异常,左侧卵巢肿瘤,直径10cm,与左侧盆底腹膜、子宫左后壁、骶韧带致密粘连,部分封闭子宫直肠窝;右侧附件外观大致正常;膀胱腹膜返折、大网膜、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回盲部、小肠、腹壁腹膜、侧壁腹膜、后腹膜、横膈、肝、胆、脾、肾外观未见明显异常;腹水:0ml;腹主动脉旁、骶前、右髂总、右髂外、右髂内、右闭孔、左髂总、左髂外、左髂内、左闭孔均未触及明确肿大淋巴结;左侧输尿管表面腹膜与左附件粘连、质硬。
术后病理
1.(左侧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癌灶累及左侧输尿管表面、左侧骶韧带;大网膜(-),阴道壁切缘(-),子宫浆膜面(-),右侧结肠旁沟腹膜(-);
2.(右侧卵巢)黄体囊肿;
3.子宫平滑肌瘤;
4.分泌反应的子宫内膜;
5.慢性宫颈炎;
6.(双侧输卵管)未见异常;
7.左侧盆腔淋巴结12个,癌转率0/12;
8.右侧盆腔淋巴结12个,癌转率0/12;
9.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6个,癌转率1/16。病理分期:(FIG02010)IIIA1(i),(TNM):T3aN1M0。(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未见恶性肿瘤细胞。免疫组化:ER(+),PR(-),Ki67(增殖指数80%),P16(+),CK7(+),CK20(-),CA125(+),EGFR(+),NapsinA(-),P53(错义突变型),PAX8(+),Vimentin(-),WT1(部分+),CKP+CD31、CKP+D2-40(提示脉管内未见癌栓)。
诊断: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IIIA1期(T3aN1M0)
基因检测:
术后治疗:紫杉醇+卡铂3周疗静脉化疗6疗程(末次化疗时间:2021-01-21)+奥拉帕利 300mg 2/日 维持治疗2年(维持时间:2021-03-02—2023-03-09)
疗效评价:CR[1]。
维持治疗24月,随访血清CA-125正常稳定低水平;血清CA-199正常稳定;
定期复查全腹+盆腔MR未见肿瘤复发征像;乳腺彩超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维持治疗中血象变化:
点评内容
这是一例初治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维持治疗的病例,于2020-09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6程含铂一线化疗,基因检测gBRCA1(+),化疗结束后给予PARPi奥拉帕利口服2年,目前PFS 42月,疗效良好,且安全性良好。
卵巢癌是致死性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据统计,在中国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约40%。幸而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等靶向药物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作为患者的维持治疗药物,有效地延长了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2],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格局,形成了“手术+含铂化疗+维持治疗”的新模式[3]。
SOLO-1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纳入携带胚系或体细胞BRCAm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缓解(CR/PR)后接受奥拉帕利或安慰剂维持治疗2年。
2020年ESMO发布的5年随访结果显示,奥拉帕利较安慰剂降低患者复发/死亡风险67%,两组的中位PFS为56.0个月 vs 13.8个月(HR=0.33; 95% CI 0.25~0.43),5年PFS率为48% vs 21%。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术后是否可见卵巢癌残余病灶,无论含铂化疗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奥拉帕利均可延长PFS[4]。
SOLO-1研究PFS结果
2022年ESMO公布的7年随访OS结果显示,奥拉帕利较安慰剂降低死亡风险45%,两组中位OS分别为仍未达到 vs 75.2个月(HR=0.55; 95% CI 0.40~0.76),7年生存率分别为67.0% vs 46.5%[5]。从此病例可以充分体现奥拉帕利可以为BRCA突变人群持续获益,且安全性良好。
SOLO-1研究OS结果
点评专家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日间化疗中心主治医师,肿瘤学硕士研究生;
擅长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等)化疗以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
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历;
参与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与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科研项目以及药物相关的临床试验。
参考文献:
[1]JIANG X, et al. J Gynecol Oncol, 2018, 29(1): e7.
[2]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等. 中国癌症杂志, 2020, 30(10):841-848.
[3].Ledermann JA, et al. Ann Oncol 2013;24(suppl 6):vi24–vi32.
[4]NCCN Guidelines Version 1.2023
[5].Banerjee S, et al. Lancet Oncol. 2021;22(12):1721-1731.
[6]DiSilvestro P, et al. ESMO 2022. Abstract 517O.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阅读量:189